陆明阜
第211章陆明阜
自打登基之后,郑清容一直在为国事操劳,晨早在紫辰殿上朝,午间在勤政殿批阅奏折,夜里在御书房阅览经史子集,基本三点一线。她这个皇帝当得辛苦,陆明阜便会时不时给她做一些好吃的送去,想让她放松放松。
就像现在,他端了亲手做的小食送到勤政殿:“新做的,尝尝味道如何。”从符彦搬到杏花天胡同后,她的膳食都是符彦那边在负责,他倒是很少洗手作羹汤。
现在进了宫,他又重新捡起了这项手艺,就像还在扬州那样,她在外做官他在家做饭。
手里翻看着淮南道扬州那边递上来的奏报,郑清容腾不出手,陆明阜便熟练地喂到了她面前。
她其实没有被人喂的习惯,当初手被霍羽咬了一口,符彦想喂她吃饭都被她拒绝了,不过近来她忙着处理政务,手上不得空,倒是渐渐习惯了陆明阜把瓜果小食送到她嘴边的动作。
是以陆明阜将点心送过来时,郑清容视线都不曾离开奏报,直接张嘴接了,一边吃一边看,也不知看到了什么,笑意浮上眼底。“明阜,我们回扬州。”
是回,不是去,因为扬州算是她的家。
“扬州?"陆明阜几分惊喜。
中状元来到京城后,他也确实许久没有回扬州了,更别说和她一起回扬州。而如今她又当了皇帝,身份和地位摆在这里,回扬州只怕会更难。郑清容合上奏报,对上他的视线:“对,扬州。”说做就做,郑清容把朝堂上的事交给了柳问和宰雁玉,自己便和陆明阜微服去了淮南道扬州。
难得出宫一趟,郑清容也没急着像以前一样骑马而行,走的是水路。一路南下,到了扬州,郑清容直接带着陆明阜去了葡萄园。扬州盛产葡萄,当初在扬州做官的时候,每逢葡萄成熟,她都会抽空和陆明阜来葡萄园,亲自采摘。
先前送上来的奏报里写的就是扬州近来的葡萄成熟了,会从地方上贡。她看得心痒,便打算亲自来走一趟。
毕竟上贡的再好,哪有自己亲自摘有乐趣?淮南道扬州距离京城不算太远,中间只隔了个山南东道,来的时候走水路,回去的时候走陆路,一来一去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,摘完了葡萄赶回去也来得及处理朝堂上的事。
“摘葡萄?"陆明阜跟着她一路过来,看到熟悉的葡萄园,顿时有些明白她此来扬州的目的是什么了。
郑清容笑了笑:“好久没来摘葡萄了,这次摘个够。”是真的很久了,从扬州调任京城,再到登基,这一去就将近两年。虽然她从南疆回来的时候中途来过扬州一趟,但那时她心里装了事,葡萄也没成熟,也就没有体验到。
这次特意从京城回来,怎么也得玩个够本。葡萄园还是之前她们常摘的那个葡萄园,今年果势不错,走在外面都能闻到葡萄甜香。
主人家是位四十来岁的婶娘,家里世世代代都以种葡萄为生,到她手里时,葡萄园已经有了可观的规模。
彼时看到郑清容时,婶娘一开始还以为是眼花了看错了,陛下在京城啊,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?
但是揉了揉眼睛,发现自己没有看错,顿时又是惊又是喜,当即就要拜礼:“陛下!”
郑清容示意她不必多礼:“许久未来葡萄园,婶娘可还好?”“陛下在京城事务繁忙,还记得我这个老妇,是老妇的福气,一切都好,一切都好。“婶娘激动不已,看了看郑清容又看了看陆明阜,“今早一醒来就听见喜鹊在门前报喜,我还当是发生了什么,原来是陛下和陆君侍来了,今年葡萄挂果早,味道也足,就等着陛下和陆君侍前来。”纵然不在京城,婶娘也知道如今陆明阜不在朝堂,而是入了陛下后宫,不能再喊陆大人或陆待诏了,该以君侍相称。以前葡萄成熟总能遇上郑清容和陆明阜过来采摘,自打她们去了京城,这葡萄园里的葡萄再怎么结果也等不到她们来了,总觉得空落落的。这次好不容易又遇上了,当然得用葡萄答谢。郑清容跟婶娘简单叙了旧,便和以前一样要了剪子进入葡萄园,陆明阜自觉提了篮子跟在她身后。
葡萄园里硕果累累,阳光从葡萄架上簌簌洒落,投在葡萄串上,一颗颗显得饱满又晶莹。
“今年的葡萄倒是结得比往年都好。"郑清容一路看一路感叹。以往的葡萄也不是结得不好,只是今年的要更好。陆明阜道:“因为是陛下在执政,万里同风,四海升平,葡萄也来报恩。”郑清容哈了一声:“明阜现在也学会谄媚了。”这话陆明阜之前可不会说的,也说不出来,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他能说出来的话。
“是陛下厉害,令天下归心。"陆明阜一边说一边抬手从葡萄串上摘了底下一颗最大的下来,剥了皮送到郑清容面前,“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以前一样甜。郑清容尝了一口,评价道:“酸的。”
陆明阜一惊,把她咬了一口的葡萄送到自己口中。清甜的葡萄汁水在舌尖绽放,并不酸,不仅不酸,反而很甜。陆明阜不禁疑惑。
哪里酸了?
“现在甜了。“郑清容看着他的动作挑眉道。意识到自己被逗弄了,陆明阜脸上浮现几分薄红:“陛下莫要取笑我。”郑清容轻笑:“是明阜嘴甜。”
又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