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是姐妹就对个暗号
程方或没有持续陪着张炳成研究发电机,他心里还惦记着女儿。
仔细洗过手后,看到林昭野在客厅转来转去,忙着招待客人。
而他还没长牙的小闺女,则被大苹果逗得瞎高兴。
这孩子倒是好脾气,自己都能哄自己。
程方或无心去陪客人说话,他脚步一转去找女儿玩。
小稚欢看到爸爸伸手,爽快地放弃苹果,也伸手要抱抱。
比起啃不动的苹果,那当然还是爸爸更好玩啦”
程方或将稚欢抱到肩膀上,稚欢紧紧抓住他的头发,父女俩双双咧着牙。
一个是乐得,一个是疼得。
稚欢开心,程方或便让她开心个够。
直到实在忍不住,他才将稚欢放下来,转念轻轻将宝宝往空中一丢,小家伙眉眼弯弯,又咯咯笑了。程方或的举动,完全落在林昭野和林如新的眼里。
林昭野适应得很好,在她心里,这是再寻常不过的父爱表现,毕竞她小时候,林岫对她的纵容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尤其那时她还不是继承人,林岫总觉得还会再有儿子继承家业,对她更是听之任之,没有任何约束。但落在林如新的眼里,太意外了。
“看不出来,程团长这么喜欢孩子。”林如新指着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的自家一双儿女,“他们小时候,张炳成都不敢抱他们。”
客观来说,张炳成已经是这个年代很好的父亲,他即使工作再忙,也会督促孩子们的学习。但也仅此而已,在张炳成看来,父亲就要有父亲的样子,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身份,而不是陪着孩子们玩耍的形象。
反而是程方或太特殊了。
林昭野自然也见过大多数男人的做派,只是她没有必要炫耀程方或,更没有必要帮他正名。她开玩笑似地解释:“大概是程方或怕孩子和他不亲吧。”
林如新怔住:“有道理。”她撇嘴吐槽张炳成,“孩子们小的时候,炳成有段时间特别忙,尤其那时候还在国外,有次他出差半个月回来,爱林问他:“叔叔你是谁’。张炳成还生气,你说他气什么?”林昭野不好多说,只能顺着说:“父亲没有像母亲一样有孕育的过程,他们需要和孩子后天培养感情。”
那自然是付出的陪伴越多,感情越深。
比起心疼工作一天回家的男人,她更心疼孩子。
林如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似乎迟疑了一瞬,才问道:“你的想法很先进,对了,你是不是会外语。”林昭野从容点头:“我五零年回国,当时十一岁,已经有记忆了。”
她仔细看着林如新的神情,根据她的经验,林如新要说重点了。
“这样啊,十一岁,那时候记忆不多吧。”林如新不等林昭野回话,自顾自道,“不然你应该对我有印象。”
林昭野蹙眉,想到对方的姓氏,下意识反问:“你是?”
“我是你同族的堂姐妹。”说完林昭而已自己摇头,“不过这不重要,当初林岫堂叔已经分宗,早已和同族人分开。”
林家在林岫这一脉,发展最好,但子嗣也最是单薄,连续几代单传,滋养了同族旁系的野心。自从林昭野出生,到她十岁的时候,旁系内部几乎早已断定林岫不会再生儿子。
他们给林岫送女人未果,又要求林岫过继他们的儿孙。
为此,闹得乌烟瘴气,林岫大为生气。
一气之下,便直接断了和同族的关系。分给他们一些财产,同族人仍然不甘心,林岫说什么也不肯再退让。
最后为了避免他们天天闹,索性直接带着妻女回国。
林昭野在最痛苦的时候想过,如果当初他们没有回国,会不会过得更顺一些?
可这个如果不成立,概因旁系的存在。
听到林如新是林家旁系,林昭野脸上的表情当即便淡了。
她恨屋及乌。
林如新似乎也知道,没有等林昭野的回应,再度开口:“我小的时候,我父母要将我当成童养媳送人,在最危险的时候,是堂叔和堂婶帮我。”
“他们将我送到他们的朋友家,并给了我父母一笔钱,断了他们的念想。而后又给我的养父母很多帮助,可以说有林岫堂叔的帮助,才有我,”林昭野顿了顿,才道,“才有我和张炳成的今天。”嗯?
林昭野突然侧目,她并没有听过父母说起这段往事。
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。
林如新却继续道:“我知道,林岫堂叔一定没有和你说过,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太小的事情了。甚至在去年,我给林岫堂叔写过信,他回信告诉我,不必挂怀,也不要和其他人提起,对我和张炳成不好。”林岫是资本家,而张炳成是凭借自己努力、艰苦求学的爱国科学家,他们不该扯到一起。
林如新和张炳成记着这份恩情,因为张炳成得以求学,几乎全靠林岫当年留下的一笔钱。
但林岫显然不记得了这份恩情,更不想挟恩以报。
林昭野想想,这也太符合她对爸爸和妈妈的印象了,他们一直在做很多善事,这是他们的执念一一他们认为做善事是为儿孙积德。
如今看来,竞然真的留下了一份香火情?